
(二二四人的传说)
[谨以此诗献给曾经奋斗在商洛地区的战友们 难忘的1970年至1991年]
224大队是我国最早的铀矿勘探队伍之一。迁到陕西以来,经过两代人的不懈奋斗,取得了重大突破,商丹地区铀矿资源已成为我国X吨级铀矿资源基地。建队以来,截止到2012年,224大队共完成了铀、金、钼等21个矿床的勘探工作,创造了以平均每2年零8个月提交一个矿床的成绩,为国家的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秦岭的深处,
有一个地方叫丹凤,
白云环绕着无数山峰,
丹江流淌着二二四人的歌声。
青春的岁月像条河,
岁月的河水会唱歌,
一支难以忘怀的歌,
一段二二四人的慷慨传说。
当青春只留在日记里,
乌丝已经不能和白发比,
不变的只有远去的激情,
那就是二二四人不朽的记忆。
在秦岭的南坡,
有个地方叫商洛,
那里的四季蓝天白云,
山野里开放着美丽的花朵。
摘一朵白云送给你,
掬一口清泉你解渴,
唱一支山歌你听着,
歌声唱出了二二四人的品格。
抖落了河西走廊的尘土,
踏上了东去的遥远路途,
淌过了秦岭山间的小溪,
饱览了秀美丹江的波涛和日出。
古老丹江一条河,
悠悠往事何其多,
二二四人历练多少载,
商丹结硕果。
苍天不负有心人,
探明矿山一座座,
献给祖国的礼物,
赤子之情气壮山河。
丹凤的资峪、高山寺,商南的光石沟是224大队在商洛的主要矿区,也是工作最艰难的地区。
高山寺山高林茂密,
开山修路第一波,
盘山弯道多险峻,
司机驾驶腿哆嗦。
浩荡进矿区,
开创天地阔,
槽探硐探钻井忙,
高山寺从此不寂寞。
炮声隆隆响不断,
飞禽走兽都跑了,
百姓告状要赔偿,
母鸡都不下蛋了。
施工只有半年多,
半片山林砍光了,
植被破坏多隐患,
保护环境无着落。
矿区晚风送夕阳,
小溪粼粼流欢畅,
傍晚战友去散步,
畅谈话题是家乡。
资峪清晨霞光照,
雄鸡晨叫早,
职工起床伸伸腰,
食堂早餐香飘飘。
开工了,开工了,
有的去钻探,
有的去坑道,
司机出车去拉料,
职工下井多关照,
矿区的一天开始了。
资峪困难真不少,
地质复杂多困扰,
龙头儿安排很仔细,
专业之间协作好。
丹凤夏季雨水多,
洪水可能随时到,
瞬间冲进了宿舍,
屋内一切水中泡。
矿区勘探热火朝天,
野外普查不敢怠慢,
商洛地区全走遍,
还有安康和渭南。
找矿员们不畏困难,
翻山越岭探寻矿点,
浙江地校是骨干,
地方新秀帮带传。
一线忙勘探,
后方也不闲,
车间车队保前方,
维修运输不能断,
仓库全在供应科,
原料材料供应全,
勘探如同打战役,
后勤保障是关键。
地质科实验室,
关键最后的关键,
理化分析出数据,
汇总计算不怠慢,
X吨矿床数据多,
出了差错有后患,
为保那百年大计,
抖起精神把责任担。
俯瞰脚下的河川,
遥望起伏的山峦,
我们无愧于祖国的期望,
在商洛创建了基地矿山。
什么是磨难?
克服困难绝不退缩,
但不参加收获;
什么是奉献?
耕耘播种任劳任怨,
辉煌留给后人传;
这就是二二四人的精神!
2016年9月,60年代进入224大队的部分同志在西安聚会,重回丹凤,故地重游。丹凤人杰地灵,拥有众多的人文古迹,令人向往。而最重要的是我们曾经在这里留下了青春的脚步,回眸往事,心情无限惆怅。
秋光灿烂风儿轻,
往事好梦容易醒,
永难忘啊丹凤情,
蓝天白云有我行。
凤冠山耸天尽头,
丹江绿水永长流,
深秋白菊花怒放,
梅花飘雪意幽幽。
花庙恬静诉历史,
古韵老街人流稠,
山清水秀竹林关,
棣花古镇秦腔吼。
商山四皓品行高,
武关烽火千年留,
梨园丝竹腔调正,
秦头楚尾水码头。
核桃栗子遍山野,
柿子山楂秋天秀,
中国葡萄酒第二,
平凹作品阅不够。
蹉跎岁月多惆怅,
龙驹古寨情依旧,
崛起路上苦追求,
英雄自古数风流。
咿呀呀秦腔,
随丹江激情顿挫抑扬。
雾蒙蒙秦岭,
随漫漫秦川绵延无疆。
雄赳赳二二四人,
踏遍丹凤青山人已老。
瞭得太商洛老乡,
支援核工业成为时代的联想。
后记——回忆与遥望
时光流逝永不回,
往事只能多回味,
忆在丹凤激情时,
磨难坎坷无所谓。
光阴飞过几十载,
战友平添多少岁,
难得一起来聚会,
流过几行酸楚泪。
激情记录了二二四的豪迈轨迹,
青春在秦岭写下了永久的回忆,
丹凤老街至今仍有隐约的耳语,
谈起二二四似乎有无尽的话题。
夜深沉,
望星空,
我在银河里寻找一颗星。
它是那么的灿烂,
它是那么的晶莹,
那是一群二二四的英雄。
我望见了你呀,
你可望见了我,
天地太遥远啊,
我们的心相通。
我永远怀念这一颗颗心灵,
即使你化作流星毅然离去,
你也永远闪耀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