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所周知,“井底之蛙”讲的是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人。如果把自己看到的一个角落当作整个世界,把自己知道的一点点知识看作人类文化的总和,那就会跟枯井里的青蛙一样,成为孤陋寡闻、夜郎自大和安于现状的可恶角色。
新的时代,人们赋予了成语“井底之蛙”新的含义:作家亦舒就在一篇短文里羡慕“井蛙”,想去寻找“那样的井”,想一头栽进去“吾安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闲之劳乎”!
于是,我联想到了自己,现在的我不正是窝在山沟沟里幸福的“井蛙”吗?
去年毕业后,初进山时,面对苍郁的峰峦,崎岖的山路我的内心充满不满与无奈。每每与同学聊天,我都会向其诉苦,言语中尽是悔意。过着简单的三点一线的生活,我只能不停地刷屏看朋友的动态和外界的新闻,想象着他们下班后的丰富生活,就连他们挤地铁、坐公交上班我都会羡慕。每次休假对我而言都像放风,大包小包地疯狂采购,活脱脱是“刘姥姥进大观园”。这样的自己,不就是一个希望跳出井口、眼巴巴望着外面天空的青蛙吗?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我开始习惯面对大山沉思,开始喜欢聆听泉水叮咚。褪去了满脸的稚气与锐气,休假时也不再喜欢往大城市跑,坦然享受难得的清静。如今,再和朋友打电话,只听他们抱怨工作压力太大,城市人情味太淡,租房占去大半工资,除了堵车烦,找停车位也烦。他们羡慕我的怡然自得;羡慕我可以踩着点起床,走几步就到办公室;羡慕我的工作环境山清水秀,没有空气污染。我才明白原来我是被羡慕的 “井蛙”。虽然,矿山不是世外桃源,但我们严守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这片贫瘠却又富饶的山区,给了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生活。我,从一年前的迫不及待想逃离,变成想立志在这扎根。
不要说我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求安逸清静的生活,其实投身矿山,我觉得自己志向很远大;不要说我目光短浅,不去外面拼搏,其实在矿山上奋斗,更能让人生长发光。所谓的成长就是越来越能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也能更好地和孤单的自己相处。停下匆忙的脚步,用心去工作、去体验,做单纯的人,走幸福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