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当夜幕降临,五光十色的霓虹灯照亮了古城西安,街道上车水马龙,商品琳琅满目,宾客觥斛交错,把古城映衬得异常繁华。五百里之外的商南县的小山村,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静静的夜,在两道隐隐约约山脊的衬托下,山脚下的村落显得格外清冷。夜深了,低矮民房里的灯光更显昏暗,大队小花岔铀矿项目部的地质队员们,还在简陋的桌子上整理资料,绘制一幅幅地质地形图。
黎明,破晓的阳光投射到西边的山顶时,项目组六名成员已经起床,做饭、带上干粮、背起地质包,早早就开始上山。项目部驻地到山脚下还有两公里多的距离,等走到山脚,太阳已经老高。大家在项目经理冯张生、程德进的带领下,沿着“之”字型的路线往上走,山路蜿蜒曲折,也越来越陡峭,有的地方压根没有路,靠人工用木棒架出一段小路,像古代的栈道一样;偌大的山林密不透风,又闷又热,不一会儿就满头大汗。到达井场后,技术员们稍事休息就开始工作,他们先向钻工了解头一班次的进尺,然后仔细研究提取的岩芯,细致观察岩性的变化,开始了一天的测井和编录工作……
下午三四点,忙碌了一天的地质队员开始下山了,他们顶着烈日,拖着疲惫的身体,背着沉甸甸的地质包,在蒸笼似的密林中穿行。也许是干了一天的活太累了,大家闷着头往下山走,谁也不说一句话,因为回“家”还得自己做饭。
日复一日,小花岔项目部的同志们就是这样,重复着艰苦而又单调的生活。没有节假日,没有繁华的都市生活,有时甚至吃的水都没有;有的是走不完的山路,编不完的岩芯,画不完的图纸,可他们依然选择坚守,忘我工作。
他们是可爱的核地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