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商南县小花岔铀矿普查项目是我队属地化以来首次承担中国核工业中核铀矿地质勘查基金项目,主要任务是钻探xxxx米,项目费用xxx万元。
面对欣欣向荣的地质市场,该项目在我队今年承揽的地质项目中并不是资金最大、利润最高的,但是局、队领导高瞻远瞩,从铀矿地质勘查是局、队地勘业务的特色及在地勘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出发,多次到北京与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领导商讨项目设计和实施事宜,项目部在设计中精心选区、精心设计,2010年6月,在北京举行的设计审查会议上该项目设计获得专家好评。
自7月出队以来,项目部一班人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核地质精神,克服了工作区山大沟深,交通极为不便,设备运输全靠人拉肩抗,岩石硬度大,钻探生产效率低的不利条件积极筹备生产。7月23日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冲毁了进入项目部驻地的乡级公路及通往工作区的工作便道后,在院、队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项目部及时修复了部分进入项目驻地的乡级公路及通往工作区的便道,保证了钻探设备及生产、生活物件按设计施工计划如期进入施工现场。4位技术员组成的项目部承担了项目实施中的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管理及外围关系协调任务,“人少、任务繁重、工期紧”,为了保证生产进度,项目部精心组织,采用“一人多岗、一岗多责、技术及管理相互交叉、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及时调整”的工作模式,稳打快干,今天的工作绝不拖到明天,冒雨编录、测井、终孔、放孔是常事,到最远的黄山沟施工区走8公里的山路编录回来晚上整理资料是定规。至11月初,共终孔xx个,其中工业孔x个,矿化孔x个,在麻沟地段圈定矿体x个,主矿体矿体控制长度xxx米,最大控制延深xxx米,资源量xxxxx吨,小花岔铀矿床已初现雏形,铀矿普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是我局、我队属地化以来“投入最少、成果最好、勘探效益最高”铀矿勘查成果。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11月8日,中核地质局张金带总工程师兼副局长在我局郭三民副局长、谭宪林处长、大队王仲铎队长、高明总工程师的陪同下,到商南县小花岔铀矿普查项目施工区实地检查、指导工作。
11月8日一早,张金带总工程师一行从西安出发,沿途实地查看了7·23特大洪水对清油河镇至小花岔地区乡级公路的毁坏情况,至小花岔铀矿普查项目驻地已是中午12:30,张总一行不顾旅途劳苦,先由王仲铎队长介绍了属地化以来我队在丹凤地区的铀矿勘查情况及取得的成果,然后项目经理冯张生简要介绍了丹凤地区铀矿地质概况、商南县小花岔地区铀矿普查项目的实施情况及取得成果,最后张总及局队领导查阅了项目部各类原始资料、查看了各类图件,与项目技术人员进行了交流,忙完就餐时已是中午1:30,在项目部简单吃完午饭,张总一行步行4公里实地查看了麻沟地段施工现场,沿途仔细听取了项目实施中的困难及存在的问题,向技术员询问了工作、生活情况,在查看时,张总亲自用水清洗了孔岩矿心,仔细观察了矿岩心的矿物、结构、构造、蚀变、矿化特征,并对矿心进行了拍照。
返回项目驻地后,张总主持会议对项目部进行了工作指导,对小花岔铀矿普查项目取得的成果表示了肯定,对明年及今后丹凤地区铀矿普查工作提出了建议,并表示中核地质局将继续支持我局、队在丹凤地区的铀矿勘查工作。